土壤

带着泥土芬芳 触摸发展脉动(新春走基层·特别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25

图①:福建分社记者刘晓宇(右)
图②:政治文化部记者张天培(左)
图③:黑龙江分社记者方圆(右二)
图④:人民网记者徐驰(中)、 王佩(右)
图⑤:广西分社记者李纵(左)
图⑥:广东分社记者姜晓丹(左一)
图⑦:经济社会部记者申少铁(左)、王浩(中)
图⑧:重庆分社记者刘新吾(左)

编者的话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春节前夕,本报精心组织“新春走基层”报道,派出多路记者,走进脱贫攻坚主战场,走到创新发展各领域。本期报道选取几篇年轻记者的感悟,与读者一起见证脱贫摘帽的喜悦,致敬坚守岗位的奉献,记录奋斗者的拼搏。

火热

对准焦距观察乡村

本报记者 苏 滨

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到彝族风情小镇,这次新春走基层,我见证了贵州六盘水海坪千户彝寨的巨变。

在这里,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能看见既有收入、又能顾家的那份幸福;彝族刺绣发展成产业,能感受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那份喜悦;许多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能体会众人齐心投身乡村建设的那份火热。为破解“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困境,海坪走出一条“旅游 扶贫”的特色新路,巩固了脱贫成果,衔接了乡村振兴,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何把这个题目写出新意?对记者而言,只有对准观察乡村的“焦距”、延伸写作时间的跨度,才能旧土孕新芽,老树开新枝。脱贫只是第一步,好日子还在后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为了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只有咬紧这个主题,“加油干”才有方向,“怎么干”才有办法。

深入基层,才能触摸时代发展脉动。在千户彝寨,村寨有产业,群众有活干,大伙儿铆足劲头向前奔。待乡村蝶变之际,我要再来看看。

新貌

挖掘素材呈现精彩

本报记者 李 蕊

临近春节,我接到采访任务,到济南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街道西区社区采访老旧小区改造。这是个老话题,报道视角大多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提升等方面。如何写得鲜活,写出精彩,我感受到了一丝压力。直到走进社区、探访居民,我心中的答案才逐渐清晰。

80多岁的关玉琴老人,6年前搬离,但每天坐公交车回来,这个社区有何“魅力”?深挖这个故事,我找到了社区文化的线索。在社区展览馆,我了解到,这个老旧小区竟然有20多支文化队伍。社区工作者细细讲述,如何通过文化型社区建设,让一个人心涣散的社区变成温馨家园。75岁的张新萍老人,讲至动情处,激动地朗诵起自己写的诗。

做报道要善于“挖深井”:不是面面俱到、四处凿眼,而应找准角度、挖深挖透。物质精神同时“小康”,才是全面“小康”。我的报道思路清晰了,以关玉琴的故事为主线,聚焦文化型社区建设,挖掘这背后的精彩和鲜活。一个故事讲到底,透过居民新面貌看小康。

若不是走进社区,和他们面对面,这一眼“深井”,绝对“挖”不到。

坚守

匆匆一瞬铭记在心

本报记者 徐驭尧

如果不是在西藏工作,大概没法体会王胜全“在甘巴拉哨所工作20多年”这句话的分量。

在海拔5200米的观景台,抬头仰望,远处的制高点有一座隐约可见的雷达站,那就是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游客们登上观景台就已气喘吁吁,更何况一直坚守在更高的山顶。

常年在高海拔地区做维修管护等工作,王胜全数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心悸、心痛等高原反应如影随形、疼痛无比,他咬紧牙关,默默坚持。我问王胜全,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他回答道:“我是党员,甘巴拉培养了我,我不去谁去?”

一句反问,震撼人心。一生行动,比什么样的豪言壮语都更直击人心。采访坚守在高海拔地区的干部,经常遇到这样的感人故事,王胜全只是其中之一。采访中,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谈不上伟大,我们只是在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也常有人问我在西藏工作苦不苦,我会告诉他们:“记者采访只是匆匆一瞬,他们工作是坚守一生。”这片土地值得我们为它做得更多。

激情

与奋斗者同频共振

本报记者 姚雪青

今年“新春走基层”报道活动中,我来到了熟悉的耿车镇。这个江苏宿迁的电商小镇,改革开放之初从废旧塑料回收产业起步,逐步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耿车模式”,享誉大江南北。2016年,当地彻底禁止废塑工业,让耿车切换了发展模式。

上一篇:罗晋满身泥土,毛孩胡子拉碴,这么土的剧凭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