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论文_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幼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5-12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样地设置与数据采集

1.3 研究方法

    1.3.1 土壤孔隙度计算

    1.3.2 经典统计

    1.3.3 相对偏差法及时间稳定性指数

    1.3.4 决定系数和纳什系数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规律

2.2 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2.3 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

3 讨 论

4 结 论

文章摘要:为明确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幼林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采用ECH2O土壤水分监测系统,基于标准径流小区坡面土壤水分观测方法,收集土壤水分及气象数据,分析了撂荒地与不同类型人工幼林土壤水分状况及时间稳定性。结果表明:(1)与撂荒地相比,人工幼林土壤含水量整体较低,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降水量的增加(减少)而升高(降低);(2)不同类型人工林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差异较大,相较于撂荒地,刺槐和油松在50 cm深度土层土壤含水量较低,在80—120 cm深度土层土壤含水量较高,丁香幼林土壤水分整体偏低;(3)油松和撂荒地土壤水分代表深度分别为:120 cm和80 cm,决定系数(R~2≥0.9)和纳什系数(NSE≥-0.1)对该结果的评价显示土壤水分代表深度的选择均是可接受的,刺槐和丁香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分差异较大。研究认为,在黄土丘陵区,人工幼林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规律,土壤含水量整体呈低态势,相较于撂荒地,刺槐和丁香土壤水分变异性较大,油松较为稳定。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3869/j.cnki.rswc.20220511.001

论文分类号:S714.2

上一篇: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基于生物可利用性的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