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_2000—2020年延安市土 

来源:土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4-22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1.3.1 RUSLE模型

        (1)降雨侵蚀力因子(R):

        (2)土壤可蚀性因子(K):

        (3)坡度/坡长因子(L/S):

        (4)植被覆盖因子(C):

        (5)土壤保持工程措施因子(P):

    1.3.2 地理探测器模型

        (1)因子探测:

        (2)交互作用探测:

        (3)风险探测:

        (4)生态探测:

    1.3.3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分析

2.2 土壤侵蚀驱动因素分析

2.3 生态安全评价

3 讨论

4 结论

文章摘要:作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的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采用遥感影像、气象、土地利用以及土壤质地等数据,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模拟20 a来延安市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探究土壤侵蚀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因子间耦合作用程度。同时从生态服务能力、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组织结构3个方面构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0和2020年平均侵蚀量模数分别为9 790.40和4 249.82 t·km-2·a-1,土壤侵蚀面积和强度呈双下降趋势,近20 a间退耕还林已显现成效,但子长县、延川县和延长县等东部地区还存在剧烈侵蚀,所以沿黄河流域的区县是目前防范治理的优先区域。(2)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影响研究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分布的主控因素是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仅次于主控因素,植被覆盖度与坡度因子的交互协同作用大于各单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因此,土壤侵蚀区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治理和防范。(3)相较于延安市2000年较不安全状态,2020年生态安全水平已经上升至安全状态。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呈现“总体改善,局部好转”的向好趋势,但并没有达到很安全的理想状态,生态安全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潜力。基于上述研究,将延安市分为北部水土流失控制区、南部的水源涵养区和黄河沿岸土壤侵蚀敏感区进行分区防治,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水土保持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9741/j.issn.1673-4831.2021.0363

论文分类号:X826;S157.1

上一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叶片降解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