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文章摘要:本文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含水率对水稻土中污染重金属Cr形态的影响,以期为通过水分调节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活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欧共体参比司提出的BCR连续提取法,测定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水稻田土壤中重金属Cr的含量。结果表明,可交换态Cr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培养前30 d内较快增加,而后趋于平衡;可还原态Cr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在培养前30 d内涨幅较大,而后趋于平衡;可氧化态Cr含量随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趋势;在短期培养中残渣态重金属Cr含量相差不大,土壤培养30 d后,残渣态Cr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当外源重金属Cr进入土壤后,在60%田间持水量条件下比在其他水分条件下可交换态Cr含量下降的更快,其交换态占比较小,降低其生物利用度。农业灌溉中增加土壤田间持水量可有效促进可交换态重金属Cr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显著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减少土壤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文章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田间持水量,Cr,形态,
项目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M643689),
论文作者:姚静1 赵晓光1 温娜1 夏红霞2 李启蓝3
作者单位:1.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2. 重庆文理学院
论文分类号: X53
相似文献:黄孢原毛平革菌菌丝球吸附去除水中Cr(Ⅵ)的机理研究.....作者:尹志文,董怡华,张盛宇,张新月,刊载期刊:《环境工程》一株李氏禾内生细菌去除Cr(Ⅵ)的特性.....作者:韩文,陈海珊,袁治豪,秦舒琴,陈慧英,李典鹏,李海云,刊载期刊:《广西植物》硝酸改性甘蔗渣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作者:刘雪梅,马闯,吴凡,赵蓓,刊载期刊:《应用化工》霉变甘蔗渣和普通甘蔗渣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作者:刘雪梅,马闯,陶嘉熙,田秉汝,刊载期刊:《应用化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同步去除水中Cr(Ⅵ)和苯酚的研究.....作者:刘华瑜,宋泽群,宋超,王曙光,刊载期刊:《工业水处理》预处理污泥对Cr在玉米和土壤中迁移转移影响.....作者:杨鹏,刘家华,李茹莹,宋春燕,王宽,刊载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不同条件甘蔗渣基水热炭对Cr(Ⅵ)的吸附特性.....作者:刘雪梅,赵蓓,刊载期刊:《应用化工》活性炭纤维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及再生试验研究.....作者:李秀玲,柳亚清,曹晶潇,刘延群,韦岩松,刊载期刊:《湿法冶金》甘蔗渣炭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作者:刘雪梅,马闯,吴凡,赵蓓,刊载期刊:《应用化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去除水中重金属Cr(Ⅵ)的研究进展.....作者:徐丽繁,廖伟名,刊载期刊:《化工环保》
相关文章: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大会报告I:微藻精准功能及应用-藻类与环境研究进展及其与藻类产业开拓的联系初探.....作者:宋立荣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大会报告I:微藻精准功能及应用-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Commercial Microalgae Produc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Microalgae Industries in China".....作者:周文广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大会报告 III 及闭幕式-有毒金属感知修复的智能微藻体系.....作者:胡长锋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大会报告 III 及闭幕式-利用极端环境来源微藻高效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联产蛋白质.....作者:朱宝君 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大会报告 III 及闭幕式-藻类对微污染物耐受和响应的差异及其对养殖水体藻相调节的意义初探.....作者:白芳中国藻业协会微藻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大会报告 III 及闭幕式-以微藻为模型评估离子液体的毒性效应研究.....作者:邓祥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作者:赵建军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低碳经济发展.....作者:周宏春
上一篇:
农作物论文_有机替代对长江流域水稻产量和籽
下一篇:没有了